藝考進入下半場了,甚至對于有些省份的考生來說,能考的學校已經差不多考完了。過五關斬六將得意洋洋者有之,但從藝考報考總人數來看,這部分幸運兒顯然是少數。不可忽視的是,也有相當部分的考生鎩羽而歸。我想說說我的看法。
首先,外在是第一道關卡。出于對之前 @bathroom ideas讀者所提及的要讓發文更經得起推敲的考慮,我遂引用這本由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的《播音主持專業人才培養研究》中的語句,直接用明確描述或數據,來讓考生理解所謂外在是一個什么樣的標準:
那么,從這個無比清晰的官方標準,你可以對照自身,是否合規了呢?同時,像我以往很多次提到的,女生的競爭從報名人數上就可以看出來,要明顯大于男生。也就意味著,以上這個標準在實際考試中可能要更拔高一些才行。在失利人群中,因為外在形象扣分的恐怕不在少數。從去年暑假開始就念叨要減肥的人兒們,你們的減肥大業完成的怎么樣?瘦臉工程完成的如何?
其次,在學習和備考戰略的制定上,是否得當?
藝考是一項主觀色彩強烈的綜合性考試,可能考生所存在的問題每項只有一小點,但是當站上考場時,各項小問題的集中暴露,不可避免的會帶來失分。
我這些年接觸的學生中,有這樣兩類學生是比較常見的,一是重基礎輕表達,二是各項均弱。真正天生就播得好又評得棒的學生可謂是鳳毛麟角。那么,在有限的培訓時間里,讓學生接觸課程之前,首要要完成的,還是應當給他制定合理的培養方案。到底是把上課時間平均分配到各個模塊,還是找到他的自身強弱勢,優先把易于提分的弱項補齊,這樣能取得最大性價比。我個人一直采取的是后者方案。這就像是田忌賽馬,以策略取勝:穩定住中等的項目,在最易拉分的項目上集中發力,爭取在總分上有所突破。
藝考階段的口語表達(評述、主持)以套路和方法居多,只要快速進入狀態,分數能夠得到顯著提升。
之后說說指定稿件。因為稿件類的考核多集中在藝考初試,對于那些沒有能通過初試的學生,不妨多體會一下以下文字。
新聞、散文和詩歌三類稿件的處理,充斥著大量技巧,比如常說的內外部技巧。為什么這些內容要放在大二年級的《語言表達》中才去學習,為什么要先學內部技巧然后才是外部技巧?因為技巧的來源與基礎是感受,是你對于這篇稿件的個人感知。最簡單的,你覺得這篇新聞是說的好事還是壞事,你覺得這篇散文或詩歌只是在寫景還是借景抒情,如果是的話,抒發的又是哪種感情?這些“內心戲”直接決定了你會采取什么樣的外部表現形式,而在實現的過程中,才要運用到像是停連、重音、語氣、節奏等等這些具體的外部技巧來表達你所設想的這種情感(或是傾向性,畢竟新聞稿件播音要求“感而不入”)。
那么,你是一個情感豐富的人嗎?你是一個對稿件內容有自我感知的人嗎?還是說僅僅做到了把它讀出來(甚至讀的過程中還有錯字、打磕巴等錯誤)?;蛘吣汶m然感覺上自己已經在課上弄懂了內外部技巧的匹配關系使用方法,但是否做到了活學活用真正變為自己的能力,從桂林藝術培訓機構回到家后的自學期間是否還能按照課上的標準來持續訓練,這些都是失利后需要考量的因素。
最后,談談心態。
復讀生為什么普遍考的好,一個重要原因勝在了心態。好的心態會無形中提升人的自信,放下對成績的渴望,只是抱著一顆很純粹的上考場去展示自我的心。另外,復讀生經過一次洗禮,對于考生流程的熟悉,也對心態的穩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當然,此時此刻再聊心態有些馬后炮的意味,并且人無完人,要求應屆的同學們既要業務棒棒噠又要心態hold 得住,著實太難了。況且如果遇到一路走來皆是失利的狀況,人也很難保持平常心,對自我的質疑和否定必定會紛至沓來。
從事藝考培訓的老師們都是好老師,沒有人希望自己的學生考得不好,責任感是從事播音和播音教學工作最為重要的特質。那么,同一個老師教授之下,不同的人是不是成績也會有所不同呢?一方面不妨去比較一下看看自己與成績尚佳的同學差距在哪里,另外,很重要的是,也要再坐下來好好回憶,在整個上課培訓期間,老師所提出過的目標任務,你是否均如約完成了。不管下一步如何設計,對之前的失利要有所總結。
就寫到這,考得好的,向你賀喜。暫時失利的,人生也沒有就此打住。你命運再多舛,估計也不會像林家昇同學一樣,讀了兩年大學毅然決然退學,以二十多歲的“高齡”重新和小學弟小學妹站到一起參加藝考,進入上戲,成為人生贏家。他所經歷的煎熬遠遠超出你現在的暫時落后。
人生路遠,道阻且長。不以一時成敗論英雄,你所有曾付出的努力,命運知道。不論你是否繼續堅持你的播音夢,這些知識都將成為你寶貴的財富,影響你的一生。
桂林多芬藝術培訓學校
臨桂福旺城校區:07735585300前臺
臨桂香樟林校區:18677677599粟老師
桂林華潤校區:13607839416王老師
桂林樂群校區:07732800308前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