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2010年開始從事藝考教學,我想我親身經歷了播音藝考從易到難的過程。直到今天,我仍舊還能清楚的記得在八年前暑假的大班課上,我給學生們上的課程內容?;赝菚业慕虒W感受,只有一句話:太容易出成績了。感覺自己好像沒太費事,學生們的好成績就紛至沓來,經過我手的學生最差也是省內一本。
小十年過去了,藝考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對于外行人來說,可以簡單的用“變難了” 草草概括,但對于我這個從業者而言,我想用我的真實感受,來告訴藝考生和家長們,這個考試為什么變難了,它的殘酷性為什么越來越被體現出來。
總結性的來說,逼迫藝考產生變化的外力在于報考人數的增加,大家稍微百度一下,就能看到藝考的報考人數是逐年增加的。這些人里,有從小立志就要投身傳媒行業的,當然也有相當大一部分的投機者,希望借著低文化分的東風,能有個學上。不管各自的目的如何,大家一齊推高了藝考熱。而尷尬的一點是,大家心目中的那些傳統名校,比如傳媒大學,并沒有為此就增加招生規模,這么多年了,一直是男50女50。這就在無形中,又給藝考熱添了一把火。僧多粥少,拿證率自然也就逐年降低。這是當下藝考難的大環境。
當人們蜂擁而上之時,會帶來什么樣的蝴蝶效應呢?很簡單的一個數學原理——擔任考官的招生教師身上的擔子重了,老師們的工作效率必須提高,尤其是重點院校的招生教師,工作負荷較從前提升的更大。這種壓力轉移到考生身上的表現就是能夠分配給每個考生的考試平均時間變少了,雖然簡章對每個考試項目都標注了考試時長,比如評述3分鐘,可真正能聽完你絮叨完三分鐘的,很難遇到。
其次,藝考人數增加無形中拉升了藝考水平?,F在的藝考哪里像是選拔愛好者的考試,我倒覺得這更像一場專業選手之間的主持人大賽。從高一就開始上專業課的大有人在,舉手投足間張口閉口間滿滿的全是技巧,讓人“嘆為觀止”。
藝考的這個現實困境,也給我帶來了職業焦慮,我如果不尋求主動變化以適應現狀,那我也必將坐以待斃。而在摸清當下藝考人才突破困境的根本原因之后,便是重新審視舊有的培訓策略,該調整的調整,該拋棄的拋棄,該保留的保留。
我想從三個詞入手來概括去年藝考教學中我看到的學生們的一些突出問題。
1、匠氣重
匠,指的是工匠。匠氣,說的是學生的套路感,體現在新聞播讀中,或許是對某位播音員的刻意模仿,比如故意揚高語調,或壓住喉嚨,求一分形似;體現在散文朗誦里,或許是追求自己認為正確的某種意境,全篇都在拉長音調故作詩意;體現在評述里,或許是“我認為”“有關部門”“我們應該”“我們不應該”等等中學生議論文體的大集合。不過對于模擬主持、現場報道,學生們的匠氣感倒表現的不太夸張,為什么?因為多數人壓根不了解這兩者為何物,該怎么做。因此匠氣也無從談起bathroom furnitures。
2、反應慢
這一點和下一點是我要著重敘述的兩點。18年藝考讓我尤其感到了現在藝考招生院校對于學生反應能力的高要求,也就是“張口讀”與“張口說”的能力。學生們可能會覺得不公平,我還是一個高中生,你憑什么這么高要求我呀?可是你別忘了,現在和你競爭的人數量龐大,老師只能在非常有限的時間里來快速形成對你的判斷,什么樣的判斷?“這個孩子有沒有干這行的潛質?”那么從事播音主持工作除了外形條件之外,還需要什么樣的基本能力呢?對稿件的快速識讀是不是一項基本能力?顯然是的,因為這是你未來的重要工作特性。從這簡單的一項就能考查你的精力集中度,你的心理抗壓力,順便考查了播報基本功,何樂而不為?上海戲劇學院播音藝考復試即興評述沒有準備時間,拿到題目就開始說,于是又有人開始喊冤,可你到了場上就會看到,能夠侃侃而談的人大有人在。人家為什么能做到?僅僅來自于臨場發揮?如果你真這么認為那就太傻太天真了。
即興口語表達是我這兩年的教學重點,不僅僅因為現在院校在流行考查即興口語,也因為從我的媒體一線從業經驗來看,我深深明白即興口語是干這行的看家本事,既然是看家本事,它自然難度也是最大的。也還是因為它是最難的,就一定會出現在藝考中能夠決定你命運的那些關鍵的考試中。如果你覺得即興口語是你木桶最短的那塊,那你放心,它一定會變成一道考官提問,一篇沒有準備時間拿起就讀的稿子或是即興評述,把你的夢擊碎(墨菲定律,你越擔心的越會發生)。
3、缺個性
中國學生太不敢表達自我了,很多時候并不是自己沒有想法,只是單純的不懂得怎么把自己的真實想法說出來。打個比方,浙江傳媒學院每年都要考大量的大時政即興評述,像是說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太多學生會死在這類題目上,為什么?一類人是背政治書,如同嚼蠟,另一類人自覺抖機靈的轉向“那么對于我們中學生來說呢,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是很有用的”。這是個性的應對嗎?不是。
一個考生在考試中能夠展現自己個性的地方很少,顯然指定稿件自備稿件并不需要你展露個性,那么剩下那些需要你自主表達的項目,尤其是能夠和考官進行雙向溝通的項目,便是你體現個性的最為寶貴的地方,比如評述、考官提問、模擬主持等等。
那么,個性的,富有魅力的口語表達一定就是飽含著哲理的那些金句嗎?在我看來完全不是這樣,甚至我在教學中會刻意引導學生去思考“廢話”的作用。你們未來是要當口語傳播的專家,你們是要把復雜的東西簡單化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你們一張嘴就要讓聽者心中燃起想繼續聽下去的欲望。換言之,你覺得你一張嘴給我背一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跟你一張嘴說“老師們可能不知道,我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生動的理解來自于我的家人”,對于聽者而言,感受能一樣嗎?哪個是在說話?哪個是把自己當作了一個語言的傳播者?哪個會勾起聽者繼續探知的興趣?答案很明顯。
4、欠堅持
我看重學生的毅力。因為我自認為我是一個有毅力的人,凡事只要設定了目標,就要拼勁一百二十分的力氣去爭取達成,不求結果一定美好,但求過程無愧我心。但這兩年我發現藝考生愿意刻苦投入的人著實不多了,堅持頭幾天還行,一旦制定個長期計劃,就有很多人慢慢銷聲匿跡了。比如,普通話是學習播音專業的第一關,尤其是在方言省份,尤其是在有省聯考的方言省份,普通話是你分數過線的基本保障。而普通話的練習,以及氣息的訓練,都是需要投入相當毅力的事情,必須通過每日練習來鞏固效果,一旦中途偷了懶,之前的投入也都付之東流。同樣需要投入毅力的,還有女生的減肥。
所有人都知道堅持的力量,但藝考當中很多事情讓人無法持續的原因無外乎一個懶字。你可以懶,只是你今日偷的這些懶,日后命運會想方設法的讓你嘗到今日的苦果。
今天我從教師的角度來對我去年的教學進行了小結。下一篇我會面向藝考教師同行,從另一個維度來分享我一年來在教學組織和人才培養中的所思所想。
桂林多芬藝術培訓學校
臨桂福旺城校區:07735585300前臺
臨桂香樟林校區:18677677599粟老師
桂林華潤校區:13607839416王老師
桂林樂群校區:07732800308前臺